【公告】《傳教士的情懷》王秉鈞神父_耶穌會口述歷史套書10歡迎訂購
本會與王秉鈞神父合作出版著作《傳教士的情懷——你不知道的傳道人 耶穌會士在台灣》,歡迎訂購。
→前往訂購

《傳教士的情懷》
「當聖神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力量....直到地極,為我作證人」
當年在羅馬,有位年輕人,他在祈禱中,被此段聖言深深觸動,他意識到,上主召叫他「走出去」,到遙遠的東方臺灣,把耶穌的好消息分享給那些還不認識祂的人。
於是他「決志」獻上了自己的一生,跟隨耶穌,加入耶穌會。
事就這樣成了,一九六四年他被派遣到了台灣,直到今天,他熱忱傳揚耶穌愛的福音;溫暖並炙熱了無數人的生命和使命,他就是眾人愛戴的王秉鈞神父。
——陳建仁(聖家堂教友,梵蒂岡宗座聖大額我略爵士)
王神父回答媒體詢問關於我競選副總統一事時說:「這件事是
否美好,不是很重要!我跟陳建仁分享的是,努力去做,不求別人
的讚美。我們一起期待他的政績。」
黎建球(輔仁大學講座教授,前輔仁大學校長)
在和王神父合作的過程中,我一直都能感受到王神父的熱忱和
善意,有時候也會感受到他的堅持。號角樂團就是他大力與資深教
友溝通而後,堅持保留下來的樂團;讓年輕人有其讚美天主的方法
。繼之以微光樂團,更使主日五點的彌撒,幾乎都是以年輕人為主
力的感恩祭。
岳偉利(仁慈聖母會修女)
朋友問:「聖經上說:你們不可評斷別人;但天主既給了我們
判斷的能力,怎麼又要我們不能評斷他人呢?」
王神父答:「我認為這份評斷,不應該『竊奪』對方悔過的空間
。」當下,我沉浸在他絕妙的答覆中,情緒也就很快地平靜了。
林櫻枝(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終身奉獻會員)
二十八年前,王神父邀我陪伴一對新人夫婦懇談,開啟了我從
事夫婦懇談志工服務的新頁。他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催化者;有前
瞻性,勇於創新,擅於鼓舞他人,共創新猷。
朱豐榮(百達宿舍會友,台南耶穌聖心堂教友)
醫生建議王神父游泳以鍛鍊身體。帆人學長將陪伴的任務交付
給我。泳池畔,許多阿嬤對這位來自義大利,會國語,台語嘛也通
的神父很好奇。神父視為福傳好情境,互動熱絡,關心問安,場面
溫馨。
王秉鈞神父
1939年生於義大利。中學畢業後,進入修院研習哲學與神學,1961
年進入耶穌會。1964年來台在新竹學國語,1969年於台北聖家堂晉
鐸。1973年在美國加州柏克萊耶穌會神學院取得神學碩士,並到聖
荷西學習推廣「團管堂區」。1975年再到華語學院學台語,並在竹
北天主堂試驗推動「團管堂區」,成果斐然。
王神父先後在湖口、新竹、高雄、台北、台南等地的天主堂從事牧
靈福傳工作,又曾在彰化靜山擔任靈修主任,可謂足跡深入台灣北
中南各地。與他接觸過的教友、民眾,都深深體會到他犧牲奉獻、
殷勤事主及化育眾生的精神。
撰稿:劉鳳琴
台北聖家堂教友、中青會會員與導覽團志工。
圖說:張芳玲
2007--2013在靜山接受王秉鈞神父的靈修輔導;太雅出版社總編輯
,也是作家。
編輯:陳擎虹
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終身奉獻會員。
耶穌會士在台福傳口述歷史計畫:
有一群修道人,在台灣已五十年,
他們踏遍台灣每一個山巔、海角,從青絲到了白髮,
成為「正港台灣人」,他們是天主教耶穌會士。
六、 七○年代,台灣正處在戰後嬰兒潮的成長期,
這群耶穌會士們深刻地影響了台灣在文化、生活、信仰和心靈各個層面。
我們 期待透過口述史的形式,
忠實而完整地記錄下這群年事已高、無怨無悔的耶穌會士們一生的步履,
這其中沒有宗教的距離,
只有全心全意服務人群的修道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