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人數: 33653
耕莘文教基金會(Cardinal Tien Cultural Foundation)
社區發展
青年培育
公益攜手
教會合作
 
關於耕莘 山學團 寫作會 長青學苑 策略夥伴 場地借用 報名專區 出版品
耕莘文教基金會(Cardinal Tien Cultural Foundation)
 
   
 

  »   第32屆耕莘文學獎   31/01/2012 14:17 第32屆耕莘文學獎散文類佳作作品─翁士行〈守護〉

    二十餘年前,我的家在愛荷華大學有眷學生宿舍區裡,那是間位於一樓的公寓,一房一廳,溫馨無比,是我們一家在異鄉相依偎的小窩。屋外是共用庭院,我常透過窗,欣賞著庭院裡四季分明的景色,或是屬於大自然的訪客。模樣滑稽逗人愛的土撥鼠是常客,花色絕不重複的野兔也不少見。

    一九八九年元月,我在愛城的第五個冬季,一個酷冷的夜裡,透過同樣的窗,艾德看到的,卻非比尋常。

    那一夜,窗外正飄著雪,氣溫約攝氏零下二十度。庭院裡,柔弱的樹枝悄然殞落。孩子愛待上半天的沙坑,被白雪覆蓋,沙坑夢工廠暫時歇業中。連我也愛盪的鞦韆,校方早已將坐墊部分豎著收起來,鐵鍊則被封在冰裡……。此時此刻,一切脫不了身的,似乎只得持續的凝結著。

    晚上九點左右,雪停了。一臉倦容的我坐在客廳沙發上,看著剛滿三歲的長子艾德在地毯上玩樂高,一邊等著艾德的爸爸從實驗室回來。因為懷著老二,體力不濟,睏極了,但艾德還小,我不願讓他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客廳,只好硬撐著。不聽使喚的眼皮,拚命想脫離控制,我不示弱的用意志力欲扳回局面。

    不知過了多久,艾德仍專注於他的樂高。沒沙坑可去時,樂高是他揮灑想像力的工具。我再也撐不下去了,只好請他拎著他的工具陪我到房間,在我的床邊繼續築夢,自己就半躺半倚著床頭看著他,先用半視窗,再用小視窗,最後是極小視窗……。

    沒幾分鐘,艾德搖醒了我,然後小小身影就跑到客廳,再飛奔進來告訴我:「媽咪,窗外有人喔!」

    艾德的神情沒有絲毫恐懼,只是好奇,甚至帶著一點笑意,所以我並沒移動疲憊的身軀,他繼續來回的跑。

    又告訴我:「窗外是一位婆婆耶!妳快起來看看啊!」

    艾德還說:「那位婆婆好像是在天上耶!」

    可憐的媽咪我,好疲倦,怎麼也起不來,只是虛弱的叫他乖乖待在我身旁。

    後來,也許艾德跑累了。當我再一次醒來時,他已趴在我身旁進入夢鄉。至於他到底看到誰,也就無從知曉了。

    八月,艾德添了弟弟。

    九月,我們一家四口返台,先住到艾德的阿公阿嬤家。

    過沒多久,我們全家一起去探望父親,直到這一天,謎底終於揭曉了。

    當艾德抬頭看到牆上母親的照片時,立刻告訴我,上次在窗外的就是這位婆婆,而艾德從沒見過外婆,也從沒看過外婆的照片。

    我驚訝得只能沉默。心想:莫非真是外婆來了。

    我相信。因為,外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媽咪我呀!

    我出生時,母親已高齡四十五歲,家中九個孩子,我排行老么。記得年幼時和母親外出,常有人以為我是母親的孫子,那時的我可真希望自己擁有隱身術。

    母親深愛我們,她常說:「每一個孩子都是寶!」對我這么女更是近乎溺愛。我三歲多,大姊嫁人並赴美,之後,兄姊也陸續離巢。我的國中青春年華,家裡常只剩我一個孩子,我懷念家裡熱鬧的氣氛,一幅幅年節裡歡愉熱鬧的景象不時浮現在腦海,卻也知道隨著歲月流轉,家在改變,而且永遠不會再出現一樣的畫面,心中的失落,只有母親知道。

    我常為考試熬夜,母親總會起床,拖著那聽起來不太穩的步子來陪我,若我已伏在案上,她就會催我就寢,若我仍堅持奮戰,她就會為我煮個水荷包蛋。冬夜裡,光是那飄在湯上氤氳的煙、瀰漫了整個房間的醬油香氣,就足以使我渾身都暖和起來。國中階段,正值我的叛逆期,這碗熱湯裡嫩嫩的荷包蛋,柔軟了我年少時剛硬的心。

    母親六十歲那年,不幸被病魔擊倒,她昏迷了數十天後才甦醒過來,當時見誰都平靜,唯獨見到我的那一霎那,她崩潰落淚了,用僅能使用的左手拉著我,望著我。因語言中樞受損,她再也說不出一句話。

    之後,母親進出醫院無數,最放不下的就是我。在她最後一次住進醫院時,我原以為她會如往常般很快就可以回家,不料,病情急轉直下。母親被送入加護病房前,是她最後一次拉我的手,她的眼神裡沒有畏懼,沒有無助,盡是無私無我的慈愛,這時我的耳畔彷彿傳來母親千言萬語的叮嚀,心中則嗚嗚的奏著悲愴交響曲。

    母親過世時,我二十四歲,是家裡唯一未婚的孩子,我非常不捨,天天哭紅了眼,腫著眼睛去工作,如一艘失去動力的孤帆。從我十五歲那年,母親病倒後,我除了必須照顧自己,還需分擔照顧父母的工作,我以為自己很獨立堅強,直到母親去世時,我才發現自己還是一個被母親疼著、守著的小女孩,而我也非常依賴這份愛。

    一本書上寫著:「死亡來得太快,準備總是太慢。」當時,我還不懂得在母親就要走到人生盡頭時,告訴她,時候若至,請她安心的走,我會照顧父親和自己,會珍惜自己的人生……這些看似平常的話,說與不說,表達與不表達之間,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別呢?

    或者,永恆的愛是存在的,從未隨風而逝。

    轉眼,母親已過世二十多年,我的兩個孩子,也都大學畢業了。這些年,雖有風雨,總能平安度過,我相信這其中必有母親的祝福!

    我想告訴母親:「放心吧!我們都很好!」

    有一天當我們母女在天堂重逢時,我要親自問母親:「那一年,您竟千里迢迢到美國探望我們,是如何做到的?」還要跟母親說:「謝謝媽!那一夜,女兒真的太睏了!」

評審評語:

這本是一篇超乎現實的作品(孩子看到死去的外婆飛到愛荷華大學來看他),但因為作者的口吻及筆調掌握到位,讓故事娓娓道來,即便是書寫幻境,但作者對母親的思念,讓故事變得真實起來,是一篇能夠感動讀者的佳作!


上一頁:第32屆耕莘文學獎散文類佳作作品─寶援〈母親的名〉 下一頁:第32屆耕莘文學獎散文類佳作作品─黃文俊〈藥罐子〉


   您現在的留言篇數(1)篇

新增回應  
回應人 *
Email:
回應內容 *
驗證碼 Captcha  Please enable cookie for this site! *
(只有站長可以看到秘密留言)  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

台北市中正區(10089)辛亥路一段22號4樓 4/F,No 22,Sect. 1,Hsin Hai Rd, Taipei 10089,Taiwan

Tel:(02)2365-5615  /  Fax:(02)2368-5130  /  E-mailtcfroc@tiencf.org.tw

財團法人耕莘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

 

English Introduction

交通指南

社區發展

青年培育

公益攜手

教會合作

山學團簡介

寫作會簡介

長青學苑師資

114年第1期課程 NEW

多功能禮堂

研習教室

報名辦法

耶穌會士口述歷史套書型錄

聆聽你的心